关于落实供暖分户计量措施政策的建议办理答复
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2022180
建议人:
主办单位: 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答复时间: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供暖分户计量措施政策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作为老工业城市,集中供热事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自1986年起步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全市供热已由单一的供热锅炉、区域连片供热,实现工业余热供热深度利用,燃煤锅炉全部退出,热电联产全面覆盖的根本转变。特别是近几年,我市的集中供热每年以200多万平方米的速度快速增长,截止到2021年底,全市集中供热面积达1亿多平方米。供热分户计量是以集中供热或区域供热为前提,以适应用户热舒适需求、增强用户节能意识,保障供、用热双方权益为目的,通过一定的供热调控技术、计量手段和收费政策,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实现按户计量和收费,按用热量的多少收取采暖费,用多少热、交多少费,在保证供热质量、改革收费制度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

一、我市供热分户计量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积极稳妥、试点先行的原则进行了供热计量改革探索。成立了市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供热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住建部和省住建厅要求,在省内率先制定并及时调整两部制热价。在技术路线方面,市住建局、原市物价局、原公用事业局等三部门联合下发了《淄博市供热计量工作实施方案》,对供热计量技术路线、收费政策、工程监管等工作做出安排。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及沂源、桓台、高青、临淄、周村等6个区县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开展了供热计量改革试点,但效果不理想。我市在桓台县一中教工宿舍、周村宏信花苑、中心城区学府花园等居民社区进行的试点工作,均不成功

当前,我市只有沂源县实行供热计量收费,沂源县集中供热面积634万平方米,实行供热计量收费面积610万平方米,计量收费比例96%。沂源县供热计量改革始于2008年,起步之初就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沂源县源能热电有限公司先后投资3.6亿多元对现有的热电机组进行循环水利用改造,投资1.8亿多元对原有的蒸汽管网实施了高温循环水供热改造,新建供热管网80多公里,新建及改造换热站190多个,用户计量仪表全部纳入新建供热计量远程监控系统。

2020-2021采暖季沂源县工商局家属楼为例,采户用热计量表法,供热计量数据采集实现了远传。该家属楼实际用暖套内建筑面积为7141.2㎡,安装超声波热量表76块,在运行期内,未发生运行故障,实际计量用热为2499吉焦,每平方米用热量为0.35吉焦,折合标煤11.9千克,按发改部门规定面积收费标准21/平方米,应收取暖费为149965.2元,按45/吉焦热计量收费计算,用热金额为112455元,折合成按面积收费单价为15.74/,降低了5.26/,平均节费为25%

由于沂源县实行的是一部制热价,供热企业购买的热价即用户的用热价格,没有价格差。从数据来看沂源县工商局家属楼每平方米降低5.26,但是沂源县工商局家属楼的热价不含供热固定成本和基础热价,如果按两部制(用热总费用=基本热费+计量热费扣除供热固定成本(大概9.3元左右)和基础热价(大概6.3元左右),沂源县工商局家属楼还要补缴费用,是政府补贴和沂源县源能热电有限公司承担了本应由居民承担的费用。沂源县供热计量能够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三点:一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沂源是厂网站一体化供热模式,热源企业和供热企业是同一家企业,没有中间环节同时电厂余热费用及其他间接成本都未纳入供热成本沂源县源能热电有限公司承担了两部制价格中的基础热价和固定成本二是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沂源利用中央、省的供热计量试点机遇和资金补贴的大力支持,对老旧小区进行了房屋建筑节能改造,建筑总体能耗大幅下降;三是政府补贴投入。沂源县政府给沂源县源能热电有限公司每年一定财政补贴(1200万元左右)。沂源县的供热计量的实施,有一定的特殊政策基础和资金支持,具有不可复制性。

、我市供热计量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财政需投入大量资金,财政压力增大一是实行供热计量需要对即有非节能建筑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当前我市中心城区非节能建筑大概有900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改造成本100元需投入9亿万元。二是按市级财政每年补贴中心城区4供热企业共5000万元计算,50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每平方米补贴1元,中心城区4家供热企业每平方米价格倒挂(8-1元)7元,平均每个企业一年倒挂8750万元。三是两部制热价体系下,实行供热计量供热企业会产生退费,我市热计量用户多用热部分不补缴费用,由于原本供热价格和供热成本长期倒挂,供热企业增加了退费和不补缴费用,倒挂会进一步加大,比如沂源县源能热电经过循环水改造后,设施折旧及维护运行成本不断增加,虽然供热面积有所增加,但是因为供热计量退费,企业收入并没有增加。供热企业要长期有效运行保障城镇供暖需求,就需要政府财政不断加大补贴投入。

(二)供热企业难以产生经济效益,主动性不强。一是实行供热计量需要供热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对现有供热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施行供热计量的技术设备支撑,这部分资金企业难以承受。供热计量装置到期更换资金难以落实。按照国家及省规定,供热计量装置使用寿命为9年,每年折旧费200元左右。我市现行做法计量装置费用未含在供热设施配套费中,根据目前各试点地区情况看,供热企业无法从实行计量后的节能收益中解决计量装置更换费用。如果将该费用纳入热价,需要价格听证会通过,难度较大;如果通过财政资金解决,同样面临巨大资金压力。按照目前全市供热面积大概5000多万平方米,计量率40%计算,需要热量表20万块,更换费用约为4亿元。全民用热素质还有待提高。用户盗暖,损坏擅自改动热计量装置或锁闭阀的行为还不同程序存在再就是热表发生故障后的维修费用及其他诸多情况,造成许多投诉与纠纷。

    (三)供热计量技术支撑不足,计量认识有偏差。一是供热计量方面有些标准缺失,如有关计量分摊技术、产品检测、系统调度和水质等都还没有制定标准。二是供热计量产品质量管理上存在标准不高、体系不严的问题,如国产热量表的耐久性实验为300小时(不足13天),而欧洲热量表的耐久性实验为2400小时(大致为一个采暖期)。三是计量方式多样,《供热计量技术规程》中规定的计量方式有热量表法、通断时间面积法等5种,不同的计量方式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增加了选型的难度。存在计量就省钱的理解误区,实际上安装热计量表不等于节能,供热计量在供热系统和相关设备达标的前提下,还必须通过住户的行为节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由于受建筑本身节能水平、房屋朝向和位置等因素影响,用户热损不一样有的用户按热量缴费不合算,对于实现社会整体的节能降耗更多还需要供热企业的主动作为。

、国内供热计量情况制约主要因素

 1995年以来,全国在部分城市进行供热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2003年,建设部、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稳步推进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工作,正式启动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工作2006年建设部下达北方采暖地区15个省、市十一五期间的既有居住建筑和供热计量改造任务,制定出台供热计量改革的规范标准和相关配套文件,将新建建筑的供热计量装置列入民用建筑验收的强制性条文从全国范围来看,除天津、承德等供热计量改革传统示范城市外,其他城市供热计量改革总体进展缓慢、发展还不平衡,新建建筑不按要求安装供热计量装置、安装供热计量装置后不计量收费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供热分户计量是供热管理、运行、收费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各地虽然都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但总体来看,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非节能建筑体量较大。供热计量需要建筑节能达标,非节能建筑实行热计量,节费降耗效果差。供热计量产品质量仍不能满足当前供热计量需要,且热计量表的运行环境欠佳。目前国内供热水质热计量表用水要求还有差距,严重影响供热计量精度和使用寿命同时,热量表作为计量器具,热计量装置的维修、检定费用较高供热计量改造资金难以落实四是供热计量装置存在标准不统一、运行不稳定等问题五是分户热计量供热受房屋建筑维护结构、分户热计量技术、户间传热、用户认可度等因素影响,实际推行较为困难。

四、我市中心城区实现节能降耗的具体做法

为深化供热领域节能减排降耗效果,我局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依靠科技创新,破解技术难题。一是试点安装单元控制平衡装置选择恒生花园、龙凤苑、中德亚运村等9个代表性小区,安装单元控制平衡阀1200多个。在生产调度中心的统一调度指挥下,通过智慧节能调控中心监控系统,以各单元回水温度为调节依据,采用PID调节算法,自动调节设置电调阀开度,基本上可以解决由于楼宇与换热站距离不同、管网走向不同导致的供热水量分配不均问题。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和手段,可以实现换热站到各楼宇间、单元间的管网水力平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元间及楼宇间的冷热不均现象。二是试点安装户控流量平衡装置,逐步实现精准供热选择未来城、华菁园两个不同供暖方式的小区安装户控流量平衡装置,同时开发智慧供热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云计算等,根据用户特点建立用户供热数据模型。全天候监控用户室内温度,发现室温不达标或过热立即自动调整用户回水平衡阀的开合度,进而调节供水流量,消除用户家中过热现象,有效改善末端用户、悬空户、边角户温度不达标现象,达到用户室温趋向一致,实现均衡精准供暖,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以上试点区域近两个供暖季的供热数据分析发现,其供热质量、经济运行、用户满意度等多维度对比效果显著。2022年将扩大该项技术试点范围,从原经验粗犷供热数据精准供热转变,有效实现节能降耗   

理由: 冬季集中供暖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既涉及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又影响到供暖家庭的实际支出。建议在我市内推广施行户用热水表法进行计量收费,每个家庭可以根据室内温度需求,供暖时段合理调节进户热水量,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节省家庭冬季供暖开支,降低热力公司的运行压力和能源消耗,符合国家双碳经济要求,一举多得。